记录技术的时代性

只要专业就管用吗?

2022.05.21 15:02

听到播客《交差点》在最近一期末尾讨论起了专业主义,不禁想说两句。

主播 Jasse 的观点大意是这样:技术进步给社会带来的复杂性,可以交由专业人士去研究,公众只要在专业人士的观点、态度中做选择就好了。比如科技公司对人们注意力的劫持问题,我们就可以向 Tristan Harris 这类行业专家及其所在的机构寻求解决方案。

诚然,专业化和职业化在近代社会的形成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这点在近百年的研究中早已被肯定。正是因为让人们各司其职,在自己专业岗位上深耕,文明才有了持续的进步。我相信这点未来也不会有太大改变。

但我们也不能忽视专业化和职业化和自由市场是紧密相关的。后者的弊端也早被人们注意到了。追逐利益、以垄断打压创新的问题都在历史上多次出现过。靠看得见的手规范秩序?结果官僚机构变大之后又导致不作为、官商勾结的问题。

因为这些历史积淀物,当今公众的信任感也越来越弱——既对企业不放心,也不认为管理机构靠谱。甚至媒体,随着越来越多地被要求「接地气」,以及媒体人脱离机构成为自媒体,其专业性和职业性越来越缺失,其权威性也在全球范围内持续下降。

建立信任和重塑信任差别是很大的。一旦信任被破坏,重建起来就难了。何况,重建信任至今也没个成熟的方法论。

同时,社交网路的快速发展还带来了一个新麻烦。许多极端群体开始利用心理手段,让公众产生盲目的信任感。尽管广播、电视时代也塑造了大量会圈粉的明星,但彼时未有过像微信、微博这样的平台。后者如今塑造出数量更为庞大,价值观念更封闭,且易与外界其他群体产生冲突的粉丝社群。

这些形成了一个新的难题。专家单纯追求专业性和职业素养越来越难收获对等的权威,而民众从意见市场里挑出合适的专家也变得困难了。

可以说,专业组织寻求重塑与公众的信任关系和部分民众盲目追随反智力量成了当下平行的存在。以至于一些大 V 会去诉诸低劣的营销手段,或者寻求资本的包装。结果呢,有几个人靠这种办法找回权威了?

对此,个人的愚见是:
一个健康社会是不可能靠彻底地「各司其职的正义」维系的。那意味着在一个专业领域里,民众之间彻底扁平化,而专家又高高在上,这样信任是很难建立的。

每个专业领域更应当像一个纺锤体。其中一个尖端是领域的专家,后面是较熟悉该领域的人,再靠中间是一知半解者,后面大部分是略懂皮毛者,另一个尖端则是对该领域几近无知的大众。

换言之,专业性不是绝对的,它必然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这样的结构才可以让信息有效从上一层向下一层传递,又不至于跨层次沟通成本过高。

由此对应具体的策略便是,鼓励不同层次定位的媒体和教育机构存在,使公众能够长期主动参与的意见市场的交易,并根据个人的兴趣不断成长,进而提高自己选择更高层次意见的能力。

听起来很难?其实只要那些洗稿自媒体稍微高一点格局,把稿子有针对性的洗好了,就能算是迈出历史性的一小步了。

Comments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