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技术的时代性

童年的消逝与王者荣耀

2022.05.21 15:03

有没有一种传播技术具备某种潜能,足以保持童年存在的需要? 唯一具备这种能力的技术是电脑。为了设计电脑编程,人们基本上必须学习一种语言。这意味着人们必须掌握复杂的分析技能,类似于一个完全有文化的人需要具备的技能。这就要求进行特殊的训练。

尼尔·波兹曼1在其著作《童年的消逝》最后一章中写下了这么一段,作为应对电视媒介使儿童日渐成人化的方法。
尽管这本 1982 年出版的书中预见了日后电脑的普及,但它并没有料到 4、5 岁儿童也能捧着智能手机,玩王者荣耀的一天。
操作简单、价格低廉,如今的少年儿童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反而是件少见的事。而这又是如何加剧童年消逝的呢?

线上情绪可能把孩子变成「数字暴民」

婴儿期在掌握语言技能之后就结束了。童年是以学习阅读开始的。确实,孩子这个词经常被用来描述那些不能阅读的成人,包括智力上被认为孩子气的成人。
—— 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

如果把句中的「阅读」换成「王者荣耀」,或许可以理解当下流行词「小学生」的含义——年龄稍大的人认为这类低龄用户被不具备玩王者荣耀的技能,容易「坑害」游戏队友,因而借此表达不满的情绪。
其实,在虚拟的游戏空间中,玩家根本无法判断的对方是不是小学生。它既可能是一个刚入门的成年玩家,也不能排除是刚上幼儿园大班的孩童。反过来,对方也无从知晓玩家自己的年龄和身份。
在线游戏是一种玩家参与度极高的公共空间。「小学生」可能只算得上玩家之间轻度调侃, 互爆粗口也不少见。在线下,成人可能会顾及年幼者在场,行为有所收敛。然而,在线游戏的匿名性打消了玩家的顾虑,也降低了其社会责任感。
即便一个小学生在王者荣耀中技术不错,没被人「识破身份」,倘若长期耳濡目染他人之间的互相谩骂,难免受到影响,甚至亦成为「在线暴民」中的一员。

成人花钱更方便了,孩子也一样

低龄用户在游戏中出手大方,早已不是个案。仅从下面各类标题看,我还以为是媒体之间在攀比谁发现的金额更大。

这些事件都有一个共性——钱都是盗用长辈的账号,以移动支付的形式花出去的。
微信支付、手机支付宝普及以前,大多数低龄用户要想有一大笔钱花在游戏上并不容易。尤其是低收入的家长,也不会给孩子多少钱。
对性、暴力,以及金钱的隔离控制,一直是成人用以塑造儿童概念的手段。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人也有能力控制自己的钞票不被孩子接触到,并在生活中逐渐培养孩子的金钱观念。
毕竟,成人自己想要支出大笔钱也得经历一系列复杂的操作。比如现金消费会先去银行取款;如果刷卡,得先递上卡,在 POS 机上输入密码,最后还要签名。数字化前的我们也是在这样具体的消费情景中,逐渐认知自己的角色,并形成消费观的。即便是网购,也比现在的支付方式繁琐一些。起码,密码会更长。
移动支付的破坏性优势在于,它可以在任意地点发生,完全脱离现实身份和情景,仅凭 6 位数的密码,就能在数秒内完成。只要账上的数字足够,就能换到对应的游戏装备,以及满足感等想要的东西。
这种新技术在带给用户的便利外,也意味着家长对子女的控制力大为减弱。这既表现在金钱观培养方面,也包括现实的花销上。
技术带来失控,早就伴随着电视的普及而蔓延开来,这点波兹曼在书中已有讨论。不过,当时失控对于一个家庭的影响还是慢性的。然而,智能手机的不谨慎使用,带给诸如新闻中那些家庭的影响要快得多。几个月时间足以让全家人未来数年的生存陷入困境。

为多数人准备的算法算不出孩子该看什么

低龄用户给游戏主播大额打赏,未必是直播平台上的常态。相反,不花一分钱,才是内容市场上主流的消费行为。
诸如 UC 头条、天天快报,今日头条以及百度 App 等,都宣称在用算法让你看到个性化的信息流。怎样的内容推荐才算个性化,正是让我好奇的地方。
我试着下载了这 4 个 App,并在应用内搜索「王者荣耀」关键词后,点了开前两篇文章,以此把我的兴趣投喂给推荐算法。2

之后,再刷新信息流,里面的内容已有了变化。百度 App 中前 20 篇文章中出现了 8 篇王者荣耀相关文章。天天快报中则为 10 篇(微信「看一看」中也是 10 篇)。UC 头条中为 2 篇。今日头条中为 1 篇。3
相信如果我继续点击这类文章,后面可能还会出现更多。如果读者真对此感兴趣,难保不会长时间沉浸其中。
要想让孩子远离一类书籍、影像,只要限制他靠近特定书架,观看特定频道,使用 PC 就行4。可如今父母对智能手机上的信息流几乎彻底失控。它不仅可以穿插进任何不适合的内容,而且可能在相当多意想不到的 App 内出现。比如百度网盘、腾讯手机管家、墨迹天气里都有资讯栏目,甚至其内容还会在手机上推送。

相当多低龄用户玩的并不是自己的手机,而是家长的。除非父母切换用户5,否则算法也不能分辨使用数据是来自家长,还是另有其人。最后谁也不能确定孩子在信息流里究竟能看到什么。

再智能的语音助手也不知道怎么带孩子

除了「算法+信息流」,语音助手算得上时下帮用户获取资讯的另一热门领域。
只动动嘴就能实现诸如新闻查询,日程设置之类的操作的确方便。问题是语音助理对家庭成员的服务并没有多少差别。这意味着儿童一不小心就能迈进成人世界。Google Home 近期已能够识别不同用户的声音,或许这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
不过,仍有一些技术之外的难题。投资人 Hunter Walk 曾在 Medium 上撰文称,Amazon Echo 使他的女儿变得粗鲁了。例如 Echo 并不要求她在唤醒词 Alexa 后面加上「Please」,也不会让她说「thank you」。
我们很难把人工智能视为有人格的对象。你可能在许多科幻作品都看过这样的场景:机器人纵然有人的外观,但仍不被人类平等对待。不谈遥远的未来,这样态度与行为,对当下的少年儿童培养礼貌习惯显然会有负面影响。这也正是 Walk 所担忧的。
市场上已有一些专为儿童开发的语音产品。不过,如果未来家庭智能助理真会普及,对于大众用户,一间房里摆两套语音识别硬件的可能性并不大。
所以,最后还得靠技术和资本遥遥领先的科技巨头们能想出什么应对办法。比如像 Walk 在文中提出的那样,给 Echo 增加儿童模式,强制要求儿童说「Please」才给予反馈。

为技术犯愁的不仅是成人世界

目前,家长处理下一代与新技术之间的问题,很大程度仍在依赖技术。比如,学习各种复杂的系统设置:隐藏各种少儿不宜的内容,限制不宜的功能,为孩子设置独立账号,在游戏平台上开通监督功能,等等。
跟不上知识增长的大有人在。对于很多成人,为自己调整系统设置就已足够困难,更不要说更复杂的操作了。
逃避这种困难可能不现实。小时候,常听到一些都市传说——XXX家直到孩子上大学,家里才买电视6。但我不认为如今仍有一家人为教育子女,不买智能手机。
如果只是让孩子不碰手机,不开 App 呢?这种类似于捂上耳朵,隔绝噪音的办法看似可行。不过,和电视不同,触摸屏上的点滑几乎可以等同于一种现代生活中必要的技术。阻断人体感官的这支延伸7,反而可能造成人为的「残疾」。
换而言之,数字原住民的「童年」是以学习「数字设备」开始的。「小学生」的说辞,只意味着初中生学得略好而已,所以他们仍需进一步学习。
童年需要学习「技术」,也有能力掌握技术。少儿教年长者用手机的情景也不少发生。许多新兴文化向老一辈传播亦是由此开始8
更厉害的是,接连几年的 WWDC 上,都有 10 岁上下的开发者与会。他们不只是会玩游戏,甚至开发出了自己的游戏。
只是,仅会玩游戏、会开发游戏,离掌握「需要具备的技能」的成人标准还很远。这个教育的过程既需要开发者的投入,也要靠公众观念上的改变。
等到「数字原住民」问题能走进多数人的意识,并另后者改变对教育的看法时,或许会有一门新的课程,甚至一项新产业诞生。直到那时,「童年消逝」的状态才会改变,因为儿童的概念也已被重塑。


后记:
原本是打算在「六一」写完这篇的。结果一拖再拖。
媒介素养的培养涉及太多人群,不仅包括老人(辟谣的重点对象)、儿童,更包括青壮年。而且随着技术发展,要求也越来越多。传统的「部委牵头」、「名校研究」、「媒体倡议」、「基层挂海报」的办法根本不可能解决问题。
随着当下内容平台的兴起,我认为市场有机会参与其中,推动改变。不过,谁会做这件费劲又未必有回报的事呢?


  1. 其更为著名的代表作是《娱乐至死》。
  2. 均在未登录任何账号情况下操作。且我本人并没有玩王者荣耀的习惯,手机上也未安装该游戏。
  3. 以上数据仅供参考。各家推荐的准确性和信息流里内容整体质量不在本次观察范围内。
  4. 能常去网吧的毕竟不是多数。
  5. 仅在部分 Android 手机上支持。
  6. 后来这个对象换成了电脑。
  7. 麦克卢汉说过:“媒介是人的延伸”。
  8. 这种现象也被称为文化反哺。
Comments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