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技术的时代性

如何摆好姿势评价拼多多,才不至于被人当软文

2018.08.02 18:30

公司/产品报道底下动不动就冒出来一句「软文」、「小编肯定是收钱了」之类评论在如今已见怪不怪。

读者有区分「软文」和「正常报道」的意识是好事。只是对于其他读者来说,这类武断地指责可能会不利于他们理性地解读文章。比如「老引用 CEO 的话,怎么不引用网友的评价?」、「写了别人的名字,却没多爆料点负面消息,就是增加它知名度」的说法就获得了多次点赞,但事实上根本就是无厘头。

首先,一家公司的 CEO 能够为自己的公开言论负责,尤其是赴美上市公司的 CEO ,其言论更受各类机构制约。传播其言论也能让其更好地获得舆论监督。相比之下,社交网络上许多评价者根本不会为自己言论负责,更无从核对事实。即便花很大成本做了核实,也会被人说成是个案。对此,媒体再谨慎采用也不为过。

其次,如果不政治正确,通篇痛斥一家公司就要被当做软文,那么媒体就不得不花大量成本检验负面消息的真假。对于商业媒体而言,如果仅为了检验一条假冒伪劣商品的评价而花费记者半天时间,还会有精力做客观事实的描述

诚然,一篇「正经资讯」在字里行间让读者对某家公司的态度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不妥的。如果看一篇文章,读者很容易不自觉地接受了 XXX 是好的,哪怕作者并非主观有意这么做,其他发现问题的人提醒一下也是有必要的。

此时只要说明文章表述的不妥之处即可。无法区分主观故意误导读者与客观称述事实与观点,甚至凭空指摘「作者收了钱」,和完全意识不到「软文」的存在,都是缺乏事实推理逻辑,是媒介素养低下的表现。

如果再深究下去,前者对内容产品的需求其实也和正常读者很不一样——他们根本是希望能获得大流量的渠道,来帮助自己表达内容的不满,疏解积聚的怨气。至于指责媒体的操守,也是一个表面的借口。要换做是报道他喜欢的品牌,可能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再好的文章都负面影响。比如造成读者机会成本的损失——因为看了这篇,他就可能没时间看别的他更需要的文章。再者,一些自媒体的文章里虽涉及利益关系,但也不乏独到的表达和见解。

反而是某些媒体仅以恶搞的口吻通篇摘录网上被反复传播的消息,就被人称赞才是需要公众警惕的事。尽管这类文章可能会有助于公众提升戒备心,但同时也有把专业媒体降格为会借热点收割流量的营销号的风险。其读者也可能陷在其信息茧房里,无法获得更理性的认知。

不管怎么说,当下做科技报道越来越困难已是业内公认的事实。除了记者因教育经历导致水平有限外,更重要的是许多必要的资料并不能仅通过简单调查就能得出。而这些内容通常严重依赖该公司自己的披露和业内专家的解读(比如某 IM 公司是否在监控用户聊天内容的问题)。

如果企业拒绝被采访,监管部门也无意介入,专家又因为某些关系不能公开发表言论,就很容易让整个事件不了了之。结果便是各种揣测大行其道,连累原本事实的部分被人污蔑为谣言。

总而言之,批评软文的问题,根本上还是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这不是批斗一两篇报道就能解决的,它仍需要一个系统性的、全民的解决方案。

Comments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