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不知在哪瞥到 ifanr 发的题为《只用腾讯做的 App,我能活过一周吗?》的文章。点开正文,不出意料,又是水到让人怀疑作者智商的稿子。
单论作者的这个选题就已经很让人费解了。难道是想说明腾讯实力雄厚,旗下产业(在该小编的生活中)已经无所不能了?还是想测试腾讯在无所不能之前,仍需在哪些领域继续努力?
事实上,我对本文的结论丝毫没兴趣,因为超级巨头的能力到今天根本没什么可怀疑的。
我家小区门口的一家生鲜店,就只支持微信小程序在线下单和支付。这个生鲜品牌目前在全市已经开了几十个连锁网点,它没有上线 App,甚至还不支持支付宝,更不要说独立网站了。
完全依赖腾讯、微信做内容分发的人也是数不胜数。毕竟微信在中文世界里是个几乎人人都有——如果有谁没有,那只能说明它很难被视为目标受众。低级的营销团伙如此,认真做内容的自媒体如此,就连研究新闻传播的学者亦是如此。像方可成老师的公号「新闻实验室」上的内容,就没发布在其他平台上。
坐在铁王座上的,自然也不会排斥这种超级巨头。不过原因未必只是为了与民方便,而是因为信息和人群越是集中,就越方便监控和管理罢了。
当服务的提供者都聚集在一个平台,用户有什么理由不能只用它活下去?倘若没有足够外部制约的情况下,超级巨头们变得越来越强便是必然趋势了。今天据传微信已在测试让公众号内广告跳转到其他公众号。封闭的生态正在一步步显现。
相比之下不用腾讯系的产品才是困难的。因为这首先要我们花费精力去判断它到底能不能和腾讯撇清关系。
比如某款产品如果属于腾讯及其旗下基金投资的,那算不算腾讯做的呢?以及如果某个产品使用了腾讯的接口又该怎么算?如果只是接入了 QQ 分享或者微信登录呢?要严格定义标准,符合的恐怕会随着时间变化越来越罕见吧。(ifanr 原文应该只是在讨论腾讯嫡系开发团队的产品)
换个思路,如果是要讨论「不用腾讯产品会遇到哪些阻力」,然后每年定期做定量的对比,或许会比那篇文章更有社会意义。
再看作者原文的结尾的总结:
如果问腾讯 app 是否能满足我的日常生活,经过这几天我可以放心的说,也不是不可以,基础功能和休闲娱乐功能都具备,也不会枯燥。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只用腾讯系 app 并未给我造成多大的影响。
想想 ifanr 那句「让未来触手可及」,但愿这种「不会枯燥」的未来不要到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