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技术的时代性

当大众开始支持科技公司垄断,这个社会究竟哪里出了错

2018.08.06 18:20

前一阵 Google 再一次因 Android 垄断的问题,收到了欧盟 50 亿美元罚单。奇怪的是,中文世界里却出现了大量反对的声音。许多人认为,这是欧盟在欺负 Google ,将其视为提款机。

为什么 Google 需要为自己的垄断行为受惩罚?

我很难了解欧盟的动机究竟是什么,但如果单单讨论垄断的问题,处罚 Google 也并非没有道理。

首先,Google 早已占据了全球搜索市场 90% 以上的份额,并一直在借此把自己的控制力渗透到其他互联网领域中,放大自己的优势。对于整个社会来说,资源高度集中可能会提升运作效率,但也可能反过来,降低各部分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强调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苏联就是个反例。

也许有人会反驳说,Google 是一家伟大的公司,能自己处理好这个问题。但是,如果人们现在就把组织、获取信息的方式,全权交由一家靠广告赚大钱的商业公司,一旦未来出了什么重大变故,想找个可替代的选择恐怕都难。当下,人们对 Facebook 的严厉指控也是同样的道理。

我们不能排除某些决策者可能存在美好的社会愿景,比如扎克伯格说要让人人连接起来,以及建立全球社群;佩奇说要组织世界上所有信息。即便你认为这些可推动人类社会巨大进步的事真可由两位广告公司掌舵人完成,也不能忽视,上市公司有必要对股东负责,领导者即便掌握了多数投票权,也未必能始终承受住股价的压力。

在一些人眼中,Google 当初主动被墙是道德上的操守的表现。但这也不能说明 Google 的垄断比百度的垄断能带来很好的结果。这一态度反而更像是搞双重标准——和昏君出现时要求民主,见了「明君」又想恢复帝制没两样。

诚然,Google 每年用广告赚来数千亿营收中,确有上百亿投入到研发上。比如 Google 搜索让人们获取信息更方便,一定程度上缩小信息鸿沟; Android 系统廉价而好用,让数亿生活不富裕的用户有了方便上网的机会。

但这并不是一家商业公司能够做好社会财富的分配的理由。更确切地说,也没有哪家公司能够像税收一样,能够将财富从富有阶层手中转移给全民,有针对性的让低收入人群获得生存保障。(税收能不能被合理使用又是另外的问题,这里不做讨论)

假如科技市场不再为寡头所瓜分,我们的信息环境会因自由竞争变好吗?

反垄断最好的结果自然是原本的垄断企业再也无法垄断市场。前美国反垄断局检察总长助理,现任国会论坛高级编辑 Sally Hubbard 在 Vox 的访谈中表述过这么一个设想

要是有 5 个 Google 和 5 个 Facebook ,彼此之间用不同的算法相互竞争,假新闻的制造者为了应对不同算法就不得不付出更高的成本,其影响力也会有所削弱。消费者也有机会选择显示结果更有用的那一个搜索引擎/社交网络。而网络出版商也将更有议价能力,由此将让新闻工作者不需要再单纯为流量而放弃自己的专业素养。总而言之,反垄断至少可以让当下假新闻泛滥的问题有所改观。

对此,我倒是觉得这只是理想主义者的一厢情愿。拿新闻 App 来说,在过去几年里以算法驱动信息流的产品冒出了不少,比如 UC 头条、天天快报、一点资讯、手机百度等。结果呢,却没一家撼动今日头条的地位。

现实情况反而是,各家从一开始就都在模仿头条,为了增加用户停留时间而不惜媚俗。头部媒体/自媒体虽有议价能力,但大多数作者还是只能靠吸睛赚点击费。用户虽然有多种选择的机会,但无论选择哪家,看到的多半还是来自同样一批内容生产者或搬运者。就算后来有了更多政策监管介入,我们还是能看到大企业、大媒体在通过这些平台随意传播垃圾信息。

造成这种现象出现并不是各家平台和内容媒体相互约定造成的。而是因为注意力经济下,竞争并非完全是零和的。即便一个用户在 A 平台上读过某则报道,他仍有可能被 B 平台上同一话题的内容所吸引。

何况,内容产品的价格已低到免费了1,企业无法再依靠用户更多消费来赚钱,而只能追求占据更多用户的时间,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这时候,推广耸动的标题及内容,自然会比花大力气创作的调研报告更容易获得快速增长。

由于价格免费,用户也很难意识到产品品质上的差异,并以此为由主动寻找替代品。事实上,用户还会仅仅因为选择上的方便而使用科技公司的关联产品。结果就是每一家公司都去做免流卡,同时推出直播、小视频平台,拿低质量的内容消费品吸睛。

归根结底,大部分用户对产品的选择并不是完全基于理性的。他们并不只是缺乏可选择的对象,而是根本不具备选择的能力。许多人不要说分辨谣言,甚至在意识到官媒在散布谣言后,连取消关注都不会。这时候只谈自由竞争的好处,纵然有 10 家 Google ,10 家 Facebook ,我们的信息环境也不会有太大改观。

要怎么用罚款,才能解决垄断的现实问题?

如果欧盟仅仅想靠罚款来警告 Google 打压对手的行为,那现在才有所行动实在是太晚了。

目前 Google 除了搜索引擎,像地图、邮箱、日历和应用市场都已经成为了巨大的流量入口。不管用罚款补贴产业,竞争对手还是要面对难以跨越的鸿沟。民众反而更容易以为后者仅仅是因为自身产品太差,才导致没人选择使用它们。

当然,这也并非是自由市场中才会出现的问题。在我们的社会文化中,其实处处都能看到类似的例子,比如说:

  • 男性被认为在多数领域中更优秀,以至于女性得不到更好的成长机会,进而加剧男性对社会权力的垄断
  • 黑人总被认为容易犯罪,以至于获得不了在社会中上升的机会,进而加剧白人对社会权力的垄断
  • 年轻人总被认为缺乏经验,不愿吃苦,所以机会总是优先给老人,进而加剧社会财富更集中于年长者

尽管有许多政策在试图帮助弱势群体,比如具有强制约束性的企业用人法规,但这些强制性帮扶措施在很多情况下反而加剧了双方的冲突,放大了原先的不平等问题。

总而言之,垄断的影响已经渗透到了全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便罚款最后能落实到欧盟本土科技公司的扶持项目上,问题都很难解决。

但也不是彻底没有希望。据 Techcrunch 报道,英国数字、文化、媒体和体育委员会(DCMS)近期就宣称要「向社交媒体征收教育税,把数字教育带入学校」,「数字素养应该像阅读、写作和数学一样,成为当代教育的支柱学科之一」。尽管英国已经脱欧,但这种以提升全民素质,遏制科技巨头的做法确实值得借鉴。

当然,由于信息渠道越是垄断,信息就越是容易得到控制,国民思想也会越单纯,所以说以教育反垄断的做法,放到某些威权国家可能就行不通了。


  1. 倒贴给用户现金换取市场的产品也是存在的,但这只是不可持续的短期营销方案。
Comments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