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技术的时代性

透过一个独立开发者的新闻 App,看我们该如何参与新闻

2018.07.30 11:50

「整体大于部分和」这个道理人人都懂。那把同一性质的新闻事件串到一起,也可以创造出新的价值吗?最近有一款名叫「后续」的App 就在做这个事。

根据后续官方的介绍

后续」是一个持续关注社会事件的新闻工具,我们将致力于呈现两类内容:一是过去已经发生的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大型事件,二是眼下正在进行的引发大规模讨论的热点事件。「后续」可以通过网络自动跟踪已收录事件的最新进展,及时更新事件线索,并从“人物”和“时间”两个维度展示事件的全貌。

总之,如果你希望能方便地查看到某些社会热点的动态,比如最近 P2P 行业发生了什么负面消息;或想要厘清某个事件发展的脉络,比如现实版《我不是药神》主人公的遭遇,这个 App 或许是个不错的工具。

把新闻串联起来这件事,「后续」是怎么做的?

从给人的第一印象来看,「后续」的界面算是相当干净、纯粹的。

单栏的信息流里各种事件、专题以一张张「标题+概要」的卡片形式展现。点击进去,每个页面的结构也很清晰——都是一个标题、一段摘要、一排交互按钮、一个以卡片堆栈形式展现的相关人物列表、一个事件发展时间线如此而已。

截图「后续」
截图「后续」

这种展现形式倒是和维基百科上历史事件的词条页面有点相似。不过相比前者分布于全球的志愿者团队,「后续团队」不过两人,显然是无法自己持续生产大篇幅文章内容的。所以目前「后续」日常更新的部分,还仅仅是收录媒体报道的链接,并作简短的文字摘要。

至于哪些媒体的报道能被收录,按照后续官方的说法:

我们收录线索的原则是对主线事件有推动作用,有可信的来源能对内容负责(有采编资质的新闻媒体或是当事人本人),不偏听偏信(媒体、各方当事人、官方表态尽可能兼顾)。

就目前来看,虽然 App 里偶尔也会出现一两篇自媒体爆料,但基本还是以官媒、政府官网为主,以及一些新浪新闻、财新这类新闻平台的内容。这么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用户能借此了解当局对事件的基本态度(以及变化);其次,运营中事实核查的成本也会降低;更重要的是,这样还可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事端。

可是如此一来也会造成一些问题。比如大媒体可能更容易受制于当局意志,让某些话题很快沉没。而如果某话题底下再无更新,用户也自然很难再关注到它,因而一些重要的议题随即还是会被用户遗忘。结果便是「后续」可能会沦为一个精致的网文存档工具而已。

另外 App 中多次使用媒体稿件中的图片,也很容易招致版权风险。

追踪新闻动态的产品之前有不少,但它们并没能形成影响力

尽管「后续」的开发者说,这个 App 「和别的媒体只会让你看时间的其中一面不一样」,但仅看国内,几乎所有正规点的在线资讯网站有过对对热点话题做历史回顾的报道,甚至专栏。

非要说产品化的案例,倒也有不少。像搜狗浏览器在 2013 年就推出过一个新闻追踪功能,也是用时间线聚合媒体报道,展现事件前因后果。但目前这个功能似乎销声匿迹。

2015 年还有一个叫凿音 的,不仅有全平台的 App 还提供了独立的网页版服务。然而它的当前页面却停留在了前年沸沸扬扬的「罗一笑事件」上。开发公司也转而去做了小程序外包了。

「凿音」截图
「凿音」截图

相比凿音,即刻 App 可能已为更多人所了解。它可以让用户自行关注某个话题,一旦该话题下有了新的消息,就会推送通知给用户。虽然其运营的还不错,已涵盖了大多数公共议题,但问题是它对内容筛选并没有严格的标准。有时候仅仅是自媒体写篇 10w+ 的时评也会被推送,很容易让用户混淆事实和观点。

另外,我还注意到一个叫「上下闻」的网站看起来则和「后续」所做的事高度相似。前者目前还在运营中,只是话题关注点和「后续」略有不同。可能因为同样由独立开发者所做,目前该网站没有推出手机 App。但有个 Web 端足够了,用户用手机浏览器访问其实也挺方便。

「上下闻」截图
「上下闻」截图

如果把产品的形式放宽泛些,那些自发整理新闻资料的社交账号之类也能算得上和「后续」志趣相投。只不过大多数要么被关闭,要么不了了之。

总而言之,不管是从资讯聚合+梳理的方式,还是从时间线的形式来看,「后续」都上算不得什么创新。

比起形式上的「创新」,创造价值更重要

《纽约时报》实验室曾发表过一篇题为《未来的新闻不是一篇文章》的文章(Ones Piece 的译文点此)。文中指出,记者写文章时,原本就会做大量重复性的事件梳理工作。如果能及时给旧闻打上标签,到需要复用时可以自动合成,记者工作效率会更高,也会「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新闻事件的发生背景和前后逻辑」。因而在他们看来,对内容的整理、聚合也是新闻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既然如此「后续」有没有显著的创新也是无所谓的。根据罗杰斯创新扩散理论,早期采纳者同样也是创新传播的重要一环。

何况并不是只有彻头彻尾的创新才能创造价值。在我看来,「后续」的闪光点在于它试图对新闻服务产品做出自己的探索,在于它恰恰出现在了同类先行者离场和公共事件频发的当下,更在于它只是由两个和新闻不着边的人所做的努力。

在过去十年里,我们能很清楚的看到社交媒体和算法驱动的新闻聚合器虽然可以让人很方便地获取大量资讯,却没能帮助公众更好的思考,反而产生了许多负面的影响,比如加速了极端思想的传播。

「后续」可能无力改变这一现状,做到《纽》说的「根据面前不同读者的喜好自动调整相关内容的长度」,实现内容的千人千面。但至少对希望看到清晰内容梳理的人可能会有启发——这对于开发者来说,这已算是挺有意义的了。

通过众包,让更多人一起搜集事件的「后续」靠谱吗?

虽说「后续」团队的人力严重不足,但这个 App 里还是有用户提交新闻线索的渠道的。另外,据说他们以后还要用 UGC 的形式,「发动用户收集」。

让更多人参与不仅可以提升用户的参与感,继而提高用户粘性,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提高内容产出的效率,扩大新闻话题、消息来源的范围,并有机会让更专业的人在自己专业的领域提升内容的质量。

其实严格来说「后续」要做的也不完全算得上 UGC 。因为即便让用户参与其中,其性质也并不大可能是生产内容,而是聚合-整理内容。这种模式其实更接近于读读日报、清单、以及 Pinterest。用我过去文章中的总结——这就是 UOC ( User Organise Content)。

相比于 UGC ,UOC 对用户的门槛更低。对于需要保证内容品质的「后续」来说,如果参与者不能克制自己整理时的态度倾向,不能做到对消息来源的事实核查,恐怕就会影响整个产品的可信度。当然前提还得是,参与者们能坚持做下来。

而且这种众包形式仍旧是中心化的。其输出的所有内容都存放在一个 App 里。一旦遭遇「不可抗拒力」的威胁,撇开人身安全不谈,所有人辛苦的结果可能也会保不住。

一言以蔽之,众包模式虽好,但单纯让用户在一个 App 里整理内容可能很难实现「后续」的初衷。

分布式协作下的 UOC,可能是更好的公众参与新闻的方式

如果抛开 App 这层壳,「后续」在做的其实就是根据个人兴趣自发整理新闻内容,并按照自己的理解展示出来的事。再简单点说,就是一/多个普通公民参与新闻热点传播的行动。这也是非新闻从业者参与新闻时事最简单的方式。

当然,普通大众结合自身技能参与新闻是一个社会有希望获得进步的表现。只是单靠自己做一个发布平台,再召集一帮志同道合者仍是不够的。前面也说了,要想坚持做下来很难。一方面这和个人情况有关,另一方面还得考虑外力的负面影响。

而分布式的协作或许能解决 UOC 的这些问题。

首先要把内容「分布」开来。比如把新闻内容放到区块链上。但需要注意的是,区块链新闻并非唯一一种分布式资料存储方法。其实这种技术早就被人们广泛运用了。当一条新闻经媒体发布后,用户在博客平台、QQ 空间上转载,用截图、 PDF 等形式保存再转发,以及转存到 Evernote 的共享笔记本里都可称得上分布式新闻。甚至许多营销号小编复制、粘贴再发布也是如此——只是可能其中的内容会被改动(这在业内也被称作是洗稿)。

除内容存储分发外,参与者组织方式上的「分布式」更重要。具体说,就是参与者尽管都需要按类似的规则为同一个目标努力,但不一定所有人都要集中在一个圈子里。现实中比较接近的形态是,一些优质的自媒体或多或少根据新闻专业主义原则,多角度且独立地进行实地采访、资料搜集、事实核查,以期提升人们对某一公共议题的认知。

就目前的「分布式协同」来说,还是「分布」有余,而「协同」不足。一个解决的思路是,新闻整理者们可以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里把自己的整理原则与方法论公开出来,让更多有同样意向的人讨论,或许能在吸引到更多人参与其中的同时,提升整理的质量与效率 1

当模式日趋成熟,影响力扩大,自然也会吸引到更多其他领域的模仿者加入。而后要出现聚合不同话题的目录清单,也只是时间问题了。2可以说,这里作为基础设施的,一套参与者社群运营方法论才应当被视为最核心的产品

总之,产品中的去中心化不能只是技术上的去中心化,同时还应该是社会组织关系上的去中心化。倘若像某些区块链新闻鼓吹者,把希望寄托于新技术的使用而忽略后者,其最后能给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将非常有限。


  1. 我将之称为产品设计的[「原则可参与原则」][9]。
  2. 如果把中心化资讯聚合平台类比为「单一制」下的产品,那么在其基础上加入 UOC 则可被视为是「联邦制」的,而分布式协同则更像是小国寡民的「邦联」。
Comments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