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技术的时代性

当监控成为新闻造假的帮凶

2022.05.21 15:03

月初,一个名为「未来网」的大号发布了一条题为《男童蹲门口玩耍遭轿车碾压,女子全程目睹毫无反应》的微博,并配上了记录事件经过的「监控视频」。很快,这条微博便获得了澎湃视频、人民网、凤凰网等大号转发。
尽管这条微博看似在宣传交通安全和社会公德,但仍引发了许多争议。

有了影像资料,不代表就不是假新闻

的确,监控视频可以作为还原事故始末的辅助工具。但我们看到的视频未必是最初相对客观的版本。
从这起事故的视频中可以看出,前一分钟的播放速度被故意放慢了近 10 倍,以至于画面中的女子似乎真的是长时间目视车祸却毫无作为。基于这一点,该视频就已称不上是记录事实的监控录像了,只能说是经「未来网」扭曲过的影像而已。
该微博号主观上的恶意,在对事故的解读文字表现的更为明显。据原视频,女子一开始的视线似乎并没有落在玩耍的小男孩上,而是在注视别的方向。直到事故发生后,她才发现出了车祸,并做出退缩动作。1
而这短短数秒在「未来网」的微博中却被武断地描述为「目睹了碾压全过程」、「一旁站着视而不见」。显然编者是在照着自己造假的视频,说故事了。
改变视频的播放速度,能够影响人们对事件发生过程的认知。除此之外,摆拍、合成、过度使用滤镜与剪裁等技术都可能造成客观事实被扭曲。2
前些日子,杭州中考「女状元」毕业照被爆有早恋嫌疑,而后又遭反转,就与照片被多次裁剪有关。

不是只有营销号才炮制假新闻

视频造假事件的背后,是现如今社交媒体激烈竞争的反映。从传统媒体,到政府机关,再到一般企业,甚至路边摊都在自媒体平台上开设账号。谁能抢到公众的注意力,谁就有机会提升自己的话语权,进而为自己谋取更多的利益。
就「未来网」的微博来看,幼儿遭遇车祸在中国并不少见——据各方统计,每年因车祸丧生的儿童不下万人。因此如果该号仅仅拿车祸本身说事,很难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
强调路人的冷漠的视频内容则不然。它给出了一个明确的,在道德上处于劣势的对象,并利用读者对当下社会环境不满的情绪,引发共鸣,进而促使其参与到泄愤中去。
从媒体传播的效果来看,这招表现还算不错。5 千余次转发,1.8 万次点赞,视频播放量更是高达 2595 万。如果这是一个营销号所为,倒足以算得上一个成功的案例了。
不过,这个「未来网」可不是一个营销号。据其官方资料描述,人家是「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批准的中央新闻网站,新闻媒体,是全国少工委新媒体工作平台」。也难怪,各类官媒会那么随意的转发它的内容了。
官媒、大号造谣、传谣不是偶发事件。先前关于#霍金警告月球背面有外星人#的谣言,就被人民网和腾讯科技等媒体转发。此前,微信辟谣助手也有对新华网、央广新闻传播的内容辟谣。
这也引发了另一个问题,当传统的权威不再,身处如此糟糕的信息环境的我们到底该相信谁?

随着监控密布,其潜在威胁也越来越广

缺乏可靠的媒体还不算糟——你可以选择不看新闻(或者不看社会新闻),但这并不意味着你能躲得过来自互联网的恶语中伤。监控视频中那名女子就是个例子。
自 2008 年「天网」开始,监控摄像头已在全国范围内铺设开来。据 QZ 在 2015 年 8 月援引《北京晚报》的数据3,当时北京已配有 4.6 万台监控摄像头,监控范围覆盖每一个街角。其他城市的监控或许没有这么高的密度,但只要你稍加留意,其数量也不少。
对于维护公共空间的治安与追踪犯罪嫌疑人,监控摄像头是有价值的。但另一方面,它也为媒体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让任何人都可能成为互联网上被审判的对象。

监控设备管理不当,致使影像资料被滥用,继而引发网络暴力问题,在中国不是个新鲜话题。
2011 年,一男子在高速上边超速驾驶,边摸身旁女性胸部的监控照片流传网络。很快就有人冒用驾驶者的身份在网络编造段子,甚至还有人以「人肉」为名,构陷无关此事的某在校女生,导致二人均因此受到了外界骚扰4
据《南方人物周刊》报道,该男子称,当时身旁并没有人,照片中那名女子是被「PS」上去的。然而,记者在交警内网中查证高速监控抓拍的记录时,相关的照片却不见了踪迹,真假也就无从证实了。
不管怎么说,若是仅因一个人超速驾驶,社交媒体就能将其车内照片和个人隐私公诸于众,乃至殃及无辜,这样的审判结果未免太过火了。
据传,泄露照片的监控维护人员最后遭到了处罚,可这一事件对当事人的影响至今仍然存在。许多网站上仍保留着关于「摸奶哥」的段子5——夹带色情意味,又可以打上宣传交通安全的旗号,对于一些人而言,这显然是个有价值的主题。

许多年过去,这件事能产生的流量或许没那么大了,但新的故事总会出现——只要监控画面够吸引人,就会有人想办法将之传播。所谓「女子......毫无反应」就是其中的一个。
随着监控摄像头的密布,类似的事只会越来越多。试想一下,某天你心不在焉,意外走进了有争议的画面后,被人在网络上非议的场景。或许你认为自己够走运,不必担心这些。但你的家人、朋友也会如此幸运吗?他们的隐私信息和你没一点关系?

隐私泄漏很糟,但还有更糟的

以往人们更多担心的或许是,监控是否会让我们进入一个《1984》中老大哥管控的社会——那里人们将不再有隐私可言。
就现状看,那天到来之前,我们却先进入了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其中,监控摄像头成了唆麻的加工厂。它将街头巷尾中各种「不当表现」的影像制成道德消费品,售卖给公众,令后者产生个人内心正义得以彰显的快感。
尽管个人获得了满足,但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却是一个灾难。这还不单单是隐私泄漏的问题。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只想要自己的正义感获得最大限度的满足,动辄就想以私刑替代公正的尺度,消灭一切看不惯的人群,整个社会的公平、公正的基石也愈加动摇。

面对污浊的媒体环境,我们该如何行动

然而,不管肤浅、欺诈、煽动性的内容会造成多大的破坏。将混乱视为机会的内容平台,及寄生其中的媒体、自媒体,总可以持续从中获利。
诚然,作为普通读者的我们很难推动监控管理制度的进步,也无法指望内容平台会自律。那我们该怎么做?独善其身,主动远离糟粕?可即便你我拒绝了这些内容,但总会有人接受它们。这些人是社会中的大多数,一旦他们因此开始实施网络暴力,仍旧可能影响到我们的生活。
好在并不是所有人都消极到放弃揭露真相。在「未来网」那条微博下,我仍看到相当多的人,在向受蛊惑者解释博主的卑鄙伎俩,尽管杯水车薪。
费劲地向其他读者解释,并不是一个高效的办法。通常在强势的大号面前,这些个人的努力很快就会被其他信息淹没。「治标才能治本」,唯有让人们认清谁在制造垃圾内容才是可行之道。
对此我有三点思路:

  1. 针对内容发布者,建立维基百科形式的档案库,公开展示其发布过的不当内容,并作出详细说明。
  2. 建立社群,针对垃圾内容,进行集体举报。同时要求发布者公开承认其错误,而不是仅仅删除了事。
  3. 此外,为提高评论者的媒介素养,还需要建立一个留言百科,收纳正面和负面的案例,供公众反思。

对于第一和第三点,正巧 Bitcron 提供了 Wiki 模版,我可以在我的博客(Thinkaloud.cc)上直接创建。至于第二点,如果你有兴趣,可以给我留言,讨论具体的执行。


  1. 很难排除这不是惊吓所致。
  2. 在我看来电视台采访时,在画面中加入奇怪的贴纸、背景音和动画特效,也是一种新闻造假。
  3. 原中文链接已无法打开。
  4. 社交媒体时代,构陷一个人未必需要监控摄像头。几日前,一名叫李炳鑫的毕业生,就因长相貌似南京南站猥亵少女者,被自媒体「人肉」,继而遭到人身攻击。而此事件中暴露李身份的,并非监控设备,而是一名李的同学。
  5. 2013 年,该照片还被造谣称拍摄于台湾莲花县,以至[当地交警「辟谣」][7]说其实是大陆人所为。
Comments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