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技术的时代性

疫情观察:一场无法被承认的战争

2020.03.17 09:20

有人说抗疫不是战争。因为这是一场人与病毒的较量而非人与人的冲突。尽管我极为赞同文章中的观点,却完全不认为当下的形势仅仅是在对抗病毒而已。

这是怎样的战争

对抗大规模传染病从来不仅仅是一个医疗问题,它还涉及到整个社会的诸多方面。话语权就是其中之一,它决定了公民如何认知、应对疫情;如何在疫情蔓延期间处理私人、公共生活;以及如何看待当前的医疗与政治体制。
事实上,「舆论战」一词自疫情爆发以来就一直在公共空间里涌现。尽管官方鲜有提及,但从其行动来看,这场战争早就打响了。
对医生和媒体的封口令,各种造谣式辟谣,大规模删帖销号,以及 300 记者进驻武汉报道正能量等等,都是舆论战的一部分。至于其作战对象显然不是病毒,也不是外敌,而是本国的公民。1

有谁在作战

从这场战争规模来看,其不仅吸引了几乎所有媒体机构,甚至可以说整个国家所有人都被卷入其中。但这并非一场大混战,总的来说无非是两方势力:官僚机构和觉醒的公众。
尽管人们通常认为前者是以审查员、「网评员」、「小粉红」为主力,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部分人绝非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存在,而是作为螺丝钉构成了庞大的舆情控制机器,协同运作的。
在这台机器里,不仅包含实时舆情监控预警软件、自动/手动封号删帖机制、人工+AI 话术引导体系、大规模社会动员系统,甚至国家的教育和法律体系也在其中。此外,它也并非只是在追着危机事件补窟窿,而是本身就有一套中长期的目标——例如鼓吹体制优势、指责自由民主「有毒」、宣传中医文化,甚至是点燃公众对对外战争热情。
虽说这个庞大机器并不是总能有效运转,但不可否认的是,它是一套系统化的武器,有着大量资金和技术加持,并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更重要的是它还是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处在不断进化升级中。公众能看到的不过是其冰山一角。
因而,网络上常见的花大力气批判、嘲讽某个个人言论,对现状改善可能是毫无用处的。这对于官僚机构,这反倒是一个可以利用的点——通过树立稻草人,可以转移公众的关注,消磨公众的情绪,继而阻止更重要问题的讨论与解决。
反观民众,既没有足够的工具装备,同时组织上几乎是一盘散沙。不单缺乏共同目标,就连群体内部的理性沟通协商都难实现。仅有少数成果也缺乏后续深入的探讨。目前所有努力无非是蚍蜉撼树,败局已是必然。

还有谁在战场上

如此大规模的作战,涉及到的势力也是相当之多。比如他国政府与媒体、犬儒「岁月静好」派,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最不容忽视的还是形形色色的营销号,这也是本文最想要强调的一股势力。
虽统称营销号,其内部也是山头林立。比如有些账号极力宣扬民粹,有的则是顺着官方的口径痛打落水狗,有的则如墙头草,一面宣扬理性中立,另一面又同时宣扬极端主义、阴谋论。当然,既然是营销号,不管其发布的内容如何,点击量最后还是其核心导向。
在我的信息气泡里,这类账号似乎常为人鄙夷。然而它们在特定圈子的影响力可不比《财新》、《人物》,甚至央视、《人民日报》弱。
正如我《疫情观察》第四篇提到的,疫情期间,我家里的长辈就从未转发过一次专业媒体的报道。从群聊内容看,似乎他们所有关于疫情的防护信息、人物评价、政策解读、舆论风向均来自各式各样的营销号,以及不明来由的聊天文本转发。套用今天流行的概念,这类账户几乎是垄断了「下沉市场」。
随着近些年舆情管控力度的加大,营销号更多是向民粹靠拢也不奇怪。其一是,舆情管控更多是针对不利统治的负面消息,而煽动爱党情绪的内容被审查的概率则要低很多。其二,主流喉舌已全面倒向特色民粹,内容取材更容易。
而官方喉舌与营销号之间的关系也愈发微妙。后者在将前者的宣传内容向下传递时,往往还会替前者说出其不能明说的更为极端的想法。而前者也越来越肆无忌惮对后者内容进行转发。例如《人民日报》对青年大院的转发以及新华网对黄生看金融的转发都说明这一问题。两者互为补充,日渐融为一个有机的宣传体系。
在这种情况下,单纯批评某一个营销号「吃人血馒头」作用已不大。正如我《疫情观察》第一篇提到的,如不从烟草业开刀,烟草治病的谣言就一定会屡禁不止。一个烟草业尚能如此,整个国家宣传体系就不用说了。

随着这场大战,渐渐进入尾声,战后的我们又将迎来怎样的生活?


  1. 按官僚机构一贯的逻辑,负面消息通常都是受境外势力蛊惑,或是直接由境外势力参与的。所以舆论战性质通常还是对外的战争,而非内战。
Comments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