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技术的时代性

你叫他「小编」,他叫你「数字」

2022.05.21 15:03

我们是写给那些最普通的读者看的,太认真,人家看不懂,也看不下去啊。

每当问及文章为何不能更客观、严谨后,我总是得到类似上面的回复。
对这类回答者,你肯定不会陌生。「小编」一词,就是他们常用的称呼。
在这些所谓「小编」的眼里,作为读者的你又是什么样的呢?

你的「地位」由公众号后台决定

作为「小编」与你接触的唯一通道,微信公众平台后台会展示出你的个人基本资料。不过,这资料里也仅有昵称性别两项而已。
除此之外,「小编」也没什么机会了解你。毕竟当账号粉丝数以百计后,他们不可能再和那么多人逐个对话,一点点记录每个人的身份背景和口味偏好。
所以通常情况下,「小编」所能接触到的你,只会像下图那样,作为宏观统计数据中的一部分存在。问题在于,这是怎样的数据,它们能代表你吗?

目前,在公众号中,关于用户的数据主要被分为「用户增长」和「用户属性」两个类目。

  • 「用户增长」涉及:新关注人数、取消关注人数、净增关注人数,以及累计关注人数。
  • 「用户属性」涉及:性别、使用的语言、所在省市、使用的手机系统和机型。

显然,你很难从这堆数据里找到存在感。你的情绪、兴趣、态度都无法通过它们体现出来。1

这些统计数据看上去和你并不相干,却是决定许多「小编」收入的基本指标——如果一个号关注的人少,互动度低,就意味着这个账号缺乏商业价值,缺乏影响力。它就很难获得外部资金(商业收入或部门补贴)。
因此,「小编」们必须想办法让你打开文章,最好能再把文章转发,让更多人来关注。这也正是为什么一有热点话题,各个公众号标题都差不多的原因。既然他们不能确定你的口味如何,用多数人会感兴趣的话题,至少更有机会命中你。
可以说,正是数据的缺乏和商业化仓促,决定了如今媒体平台内容严重同质化的局面,也决定了你只能成为众多统计数据中无差别的对象。

公众平台本可以让你不「普通」

公众号「小编」能获取并利用的信息不算少。像电视、广播、杂志这类传统媒介,它们连受众的男女比例都未必知道,更不用谈具体的手机型号。
而后的在线媒体,要稍好一些。例如使用了统计工具的一个独立博客,除了可以了解到你何时打开过网站,还会知道你从哪里获得网站的链接,在页面上看了多久,以及看了多少个网页,等等。

图片来自2010年版百度统计
图片来自2010年版百度统计

和传统意义上的在线博客不同,公众号是寄生于微信的,这也令其有了更多优势。
一方面,微信号已成为大部分国人必备的东西,你所有的阅读记录都会被保存到这个账号名下。而此前,计算机的 IP 地址才是用户身份的象征。如果你一段时间用家里的笔记本,另一段时间用公司的台式机,可能就会被后台的「小编」当两个不同的人看待。
另一方面,因为所有的内容都存储在微信的服务器上。「小编」们便无需再考虑页面打开的速度和网络的稳定性。即便自家文章打开速度慢,别人的号也不会快到哪去。换而言之,公众号的出现彻底干掉了页面性能之类传统的网站数据。

然而,微信公众平台并没有充分利用这种优势,甚至在数据统计方面还体现出了退化的迹象
和国民在公号上持续增长的阅读量比,公众平台长时间以来在数据挖掘上的进步相形见绌。比如,它根本无法统计你看一篇文章花了多长时间,总共读过多少篇文章。而这些,前面也说了,都是传统网站有能力获取的统计数据。

依托微信,公众号本可挖掘更多的数据,足以让「小编」了解读者不同侧面
比如,它完全可以告诉「小编」读过《变形金刚》影评的粉丝中,又读了自动驾驶主题文章的有多少人。如果后台可以将这类粉丝筛选并标记,在持续的数据观察后,「小编」就可以更准确地掌握粉丝整体对汽车类文章的偏好,并创作更适合的内容。
再比方说,如果公众号后台能展示出,哪些粉丝的分享行为可以带来更多的新增关注,「小编」就能锁定核心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这一点几年前的微博数据工具都能做到。
倘若能结合阅读时长统计,一些「小编」或许会从中发现,标题党文章的平均阅读时长并不高;相反,一定篇幅的原创文章仍被相当多读者认真读完,而不仅是因标题而随手转发。这种的认可又会激励他们改变内容发布的策略。起码可以减少我们以后遭遇诸如《震惊!女人在床上的 9 个秘密》此类信息的次数。

总而言之,数据越能准确反映出你的喜好,「小编」就越有机会做出更精准的选题决策,进而提升内容的质量。然而,微信团队为何至今仍不提供这类数据统计,其原因我就不得而知了。

然而,微信现在在做什么?

作为一个能影响全民获取资讯方式的产品,微信确实也在改变。
5 月,微信实验室在微信 App 内上线。其中的「看一看」就直接采用了信息流展示的模式。其不仅看起来和今日头条差不了多少,文章呈现也和后两者一样,是由推荐算法决定的。

微信「看一看」
微信「看一看」

目前我观察到其主要内容构成为:

  • 「已关注」的公众号文章
  • 「好友都在读」的公众号文章
  • 微信平台上的「热门文章」
  • 我所在城市「市民都在读」的公众号文章
  • 「王者荣耀玩家都在读」的公众号文章(我曾使用微信号登陆过该游戏)
  • 不知道为何被标记为「产品经理都在读」、「互联网精英都在读」的公众号文章
  • 其他「不明原因」展现的文章

这种类似于今日头条的产品,腾讯自己家的 OMG (网络媒体事业群)也有推出——天天快报就是其中之一。上月中旬,OMG 还改组了架构,意图强化天天快报这个产品的地位。因而,微信「看一看」未来要是和天天快报做资源整合,也不会让人太意外。
倘若如此,「小编」们或许将会彻底失去对粉丝精耕细作的可能——毕竟推荐算法逻辑是有阅读量就是好内容,所以只要发能吸引眼球的就好了。最后,你能看到的也就只剩别人「都在读」的「怪力乱神」的内容。

决定该读什么的,还得是你自己

掌握并利用数据可能会对提升内容的质量有帮助。但即便有了数据,单单指望「小编」仍是不够的。
像文章开头说到的那类「小编」就未必有心做出改变。人家原本定位就是于「最普通的人」。而一个持续看浅薄的内容的读者,未来自然更有可能停留在「小编」所画的这个圈子里。所以任何多余的劳动,对于「小编」都是额外的付出,又何苦给自己惹麻烦呢?
何况数据(以及算法)仅仅是一个辅助工具,其作用也是有限的。例如,它既无法帮助人们识别所有偏见,也不能确保更理性的内容会被人接受。未来,偏见可能会一直混在我们的信息流中,并诱使那些认可它的人阅读,继而增强他们的既有观念。

总而言之,不管「小编」和算法对你如何揣测,最后做出选择的还是你自己。


  1. 如果你实在想拿公众号刷存在感,可以试着打开图文消息、点赞、转发、留言、赞赏。不过,只有在留言特勤快,赞赏特大方时,才有可能唤起「小编」的注意。否则,也不过是给文章增加了一些统计数据罢了。
Comments
Write a Comment